MSL转岗MA后的些许感悟

作者: 王晶晶

长久以来,在MSL的职业生涯中,一直对MA怀有景仰之心,将MA视为团队的“百宝箱”,具有无所不知的超能力,但对MA的工作性质和状态还缺乏深入而具体的了解。直到我转岗MA后,才渐渐领悟了MA的工作。以下结合我刚入行的粗浅认知和大家一起谈谈MA的工作。

 

01. 医学策略的制定

 

在新医改的形势下,产品的生命周期在逐渐缩短。而好的医学策略可以助力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。一个合格的MA,制定医学策略是其核心工作,作为一名菜鸟MA,很幸运参与了部门2020年医学策略的制定。

 

医学策略的制定需要MA对患者诊疗路径、产品、竞品、前沿进展等有着清晰的认知,不仅需要案头的学习和梳理,而且也要结合领域内专家的观点对其insight进行分析和总结,发现临床诊疗中的Gap,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产生策略,进而确定医学目标和相应的行动计划。

 

最终形成的医学策略通常由7部分组成,包括现状分析、价值提炼、策略优选、核心信息、医学教育活动、医学证据活动和专家发展活动。医学策略与市场策略应是高度一致的,但医学策略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。

 

精准的医学策略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中有几个发力点:包括导入期尽可能陡峭、成熟期尽可能延长、衰退期尽可能延缓。

 

 

02. 医学数据的生成和解读

 

医学数据对于一个产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证据级别高的医学数据有助于产品快速被写入指南和专家共识。MA的另外一项核心工作就是医学数据的生成和解读。

 

新药的围上市期,medical affairs 通常承担较多的数据发表任务,将已发表的数据整合在治疗领域中进行客观评价,提炼价值和优势,分析其“劣势”;在导入期之后直至成熟期,需结合领域进展及竞品数据的分析,发现Gap,进行IIT研究的探索,丰富产品数据;此后的衰退期,需结合整个治疗领域的“现状”,对前期所形成的循证证据有准确的解读,对产品的优劣势有清晰认识,为差异化竞争做好数据铺垫。

 

此项工作不仅要求MA具备严谨的科学素养,还需要有深厚的专业内功,包括英文写作、数据统计、扎实的专业储备、临床科研思维、商业敏锐度等。比如当从研发部门手里接过数据统计报告时,MA要快速分析出数据的“好”与“坏”,并从不同的角度对数据进行解读;当第三方将初稿抛过来时,MA要对background至conclusion的每一个环节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,当提交每一篇paper或会议摘要时,MA要认真核对屏幕中的每一个单词……

 

 

03. 沟通与协作

 

和MSL的工作一样,沟通与协作在MA的日常工作中也有一个淋漓尽致的完美呈现。

 

对内,MA需要与研发部门定期主动沟通在研项目的进度和数据统计结果,加深对研究项目的理解有助于后期对数据的解读和发表,此外,MA也可以将临床专家的洞见及临床中的Gap反馈给研发部门,以便于给后期临床研究开展方向提供参考;与市场部的日常合作中,MA要参与产品相关资料的制定与审核;MA与MSL作为一个团队,协作更为密切,MA作为医学数据的生成者,要定期为MSL进行数据解读(包括产品、竞品、最新前沿进展),为MSL在区域进行数据传递打下坚实的基础,同时MA开展的相关医学项目也需要MSL的支持去完成。

 

对外,MA需要与Top KOL进行协作,通过自身所具备的专业治疗领域知识、医学科研能力、学术动态的敏感度和有影响力的沟通得到Top KOL的认可,MA也会承担全国会、AB meeting的举办、上市后临床研究的开展,这些都需要与KOL进行协作。

 

而任何的协作都是一个双方密切沟通、相互理解的过程,在医学团队中,任何工作都不是我们一个人可以完成的。

 

以上便是一名由MSL转岗MA的“初出茅庐者”的粗浅认识。诚如斯言,一名成熟的MA应当担纲起“一个医学团队的大脑和灵魂”的重任。于我而言,这一目标仍然“路漫漫其修远兮”。希望我们都能做到知我所能,我所能者尽善尽美;知我所不能,我所不能者虚怀若谷。

 

 

本文仅供知识分享之目的,若存在侵权行为或疏漏,请与本平台联系,我们将及时处理!

相关推荐